全部博文
-
发布时间:2019-10-28彭博社20日报道称,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价格指数显示,全球猪肉价格正出现15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非洲猪瘟影响的不仅中国,全球猪肉价格正出现15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报道称,非洲猪瘟不仅仅对中国造成影响,全球猪肉都受到影响。以欧洲为例,过去一年间欧洲猪肉价格上涨31%,猪崽价格上涨56%。荷兰合作银行策略师分析认为,至少今后3个月,全球猪肉价格预计仍将继续保持高位。 市场咨询调查公司欧睿国际则分析认为,除中国之外,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受到非洲猪瘟越来越大的影响,导致这些国家的生猪产量减少。 在中国和东南亚之外,非洲猪瘟对世界其他地区猪肉生产供应的威胁同样不容小觑。英国《每日快报》报道称,澳大利亚方面正在密切关注非洲猪瘟输入威胁,此前东帝汶刚刚发现了一起非洲猪瘟疫情案例。澳大利亚猪肉市场总值2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66亿元),为澳大利亚人提供约3.6万个工作岗位。在欧洲,波兰和罗马尼亚生猪养殖场均发现非洲猪瘟疫情案例。 美国奥本大学教授肯尼斯&middo;努斯鲍姆表示,虽然美国目前尚未暴发非洲猪瘟疫情,但潜在威胁已经对美国经济造成影响。在非洲猪瘟威胁阴影下,美国快餐业供应商和动物源蛋白质生产商的股价持续下挫。此外,在猪肉供应短缺造成全球猪肉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豆腐作为替代食品的吸引力上升,这就导致作为豆腐原材料的大豆需求上升。也有分析认为,农业设备和饲料厂商也可能受影响。
-
发布时间:2019-10-28在农业农村部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指出,2019年前三季度,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态势,预计明年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一些地方人为限制猪源外流等问题仍需解决。 魏百刚介绍,9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6%、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7%,后备母猪销量继续大幅增长,猪饲料产量和销量都有回升。吉林、辽宁、山东等12个省生猪存栏环比增加或持平,生产恢复向好的因素明显增多,生猪生产整体上进入了止降回升的转折期。按照这一趋势,年底前生猪产能有望探底回升,明年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同时,禽肉、牛肉、羊肉产量增加较快,前三季度分别达到1539万吨、458万吨和330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3.2%和2.3%。 魏百刚指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生猪产能恢复周期长、制约多;一些地方生猪生产恢复政策仍未完全落实到位,比如,养猪用地有的地方还按建设用地管理,未落实设施农用地政策;还有一些地方人为限制猪源外流,搞市场分割,干扰了正常的市场供应秩序,相关问题需要引起关注,我们也在陆续推动解决。
-
发布时间:2019-10-26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即将下达3亿元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投资计划,中央财政近期将按程序下达上半年非洲猪瘟扑杀补助经费,第二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和新增的7亿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 17日,农业农村部就三季度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有记者问:8月底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生猪扶持生产的政策,这些政策到底是怎么落实的?落实的怎么样,下一步还会有哪些政策会实施? 杨振海表示,政策扶持是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8月底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17条扶持生产的政策措施,在财政、金融、用地、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绿色通道,生猪生产的补奖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政策的组合拳含金量之高,近年来少有。这段时间,各个部门都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派出了20个工作组赴200个生猪养殖大县,开展禁养区划定情况排查。 据杨振海透露,中央预算内投资即将下达3亿元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投资计划,中央财政近期将按程序下达上半年非洲猪瘟扑杀补助经费,第二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和新增的7亿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 杨振海指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地方的扶持政策,针对性都很强,含金量也非常高。 比如,广东、江苏明确各地市生猪最低出栏量,安徽、福建等省对国家核心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进行临时性救助补助,浙江省对新建(扩建)的万头以上规模猪场,按照每出栏万头给予100万元的补助奖励,对规模猪场引进种猪每头补贴500元,安排9亿元统筹用于生猪的生产和防疫。四川、云南、湖南等鼓励利用四荒地以及未利用地、低效闲置土地进行生产,允许在Ⅲ、Ⅳ级保护林地内建设畜牧业养殖设施,并优先保障使用林地定额。甘肃今年由生猪净调入变为净调出省,目前引进了6家大型现代养猪企业,预计明年将新增外调生猪100-200万头。河南省对每个洗消中心建设给予30万元补贴。对从国外引进种猪每头补贴3000元。 杨振海表示,目前各项政策措施都正在抓紧落实,不少针对生产的政策已经落实到场到户。农业农村部也在加大力度推进各项政策落实,目前已经设立了生猪生产调度办公室,每月对各省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进行调度,并对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进行月度跟踪调查。 杨振海还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生猪生产形势的监测研判,定期发布信息引导生产。下一步全力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落实,督促没有出台政策的省份抓紧出台,已经出台的省份要把政策抓紧落实到位。 同时持续强化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做好生猪养殖技术指导服务,在确保生物安全措施落地的前提下,支持疫区和发生疫情的养猪场尽快恢复生产,帮助养殖场户扩大生产。“随着这些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生猪生产的恢复会比我们期待的要好一些。&dquo;杨振海说。
-
发布时间:2019-10-26湖北省是生猪养殖大省,常年出栏生猪4300万头。10月12日,在宜昌举行的全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培训班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桂华透露,在中央财政前期对我省38个生猪养殖大县进行直接支持的基础上,我省已拿出4.2亿元财政资金,对所有县市包括一些非畜牧大县也进行了支持。 国家和省政府对我省农业部门的要求是,今年的生猪生产恢复到去年的七成水平。针对前期国家出台的多项措施,我省追加了三项考核措施:各市州县生猪生产的恢复情况要纳入三农考核;生猪生产与涉农资金挂钩;对完不成复产任务的县(市)要通报批评。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地市县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生猪生产得到恢复。“生猪复产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导中小养殖户转型升级,二是引进大型综合性一体化的养殖龙头企业。&dquo;张桂华说,要确保最迟到2022年,我省的生猪生产要恢复到常年的水平。
-
发布时间:2019-10-16稳定生猪生产,河南省出台具体举措。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提出多项具体举措保障居民“菜篮子&dquo;,吃到“放心肉&dquo;。 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通知》提出,进一步落实政府属地管理和部门联防联控责任,继续严格落实“五控一隔离&dquo;、疫情监测排查报告、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积极引导养猪场(户)改善防疫条件,落实防疫措施。全面开展“大清洗、大消毒&dquo;专项行动,指导养猪场(户)科学补栏。 支持洗消中心建设,对2021年年底前种猪场、规模养猪场(户)建设的洗消中心,省财政按照每个3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2019年~2021年全省每年补贴不超过100个。 国外引进种猪每头补贴3000元 《通知》明确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并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支持种猪场尤其是国家核心育种场加快种猪繁育,提高供种能力,对2019年10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从国外引进的种猪每头补贴3000元,累计补贴1万头。2019年省财政安排地方猪遗传物质保种资金,加大淮南猪、豫南黑猪等地方良种保护力度,推动特色产品开发利用。 不得超范围划定禁养区 就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方面,《通知》指出,严格依法依规科学划定禁养区,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的区域外,不得超范围划定禁养区。各地要深入开展自查,取消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 建立省级生猪生产调度机制 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对于稳定生猪市场至关重要。《通知》明确,建立省级生猪生产调度机制,省农业农村厅每月对各地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情况进行监测调度,对全省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进行月度跟踪调查,生产调度情况定期报告省政府、农业农村部。各地要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加大生猪生产调查频次,及时准确掌握生猪生产形势变化情况;要加强市场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发布市场动态、疫情防控等信息,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公众和市场预期,提振养殖企业(户)信心。 开通运输“绿色通道&dquo; 保障市场供应,运输也很关键。《通知》明确要保障生猪及其产品有序调运。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dquo;政策;2020年6月30日前,对整车合法运输种猪及冷冻猪肉的车辆,简化查验程序,免费放行。鼓励相关车辆安装使用ETC(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载装置,实现不停车通行,允许运输车辆在一定时间段、按照一定线路进入市区。
-
发布时间:2019-09-19为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积极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加快构建完善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金融保险支持政策体系,培育一批生产集约型农户家庭农场。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引导扶持农林牧渔等各类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8年年底,进入农业农村部门家庭农场名录的有60万家,比2013年增长了4倍多,总面积1.6亿亩。《意见》提出,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五大原则:坚持农户主体、坚持规模适度、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示范引领。其中,适度规模是把握《意见》精神的关键点。要引导家庭农场根据产业特点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包括当地的资源情况,实现最佳规模效益,防止片面追求土地等生产资料过度集中,防止“垒大户&dquo;。
-
发布时间:2019-09-19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2019年第36周(即9月2日-9月6日,以下简称本周),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35.92元,环比涨0.8%,同比涨89.4%。 本周,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以下简称猪肉价格)环比微涨。长江以北多数地区养殖户出栏生猪的积极性提升,大量出栏大体重生猪,供应短时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下滑,猪肉价格略有回落;长江以南的生猪主产省外调量降低,导致华南、湖南、江西等地供应紧俏,生猪、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总体看,猪肉价格环比微涨。 一、东北地区猪肉价格环比下跌、同比涨幅收窄 本周,东北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32.64元,环比跌2.0%,同比涨86.7%。 本周东北地区猪肉价格环比下跌。周前期因养殖户看涨意向减弱,出栏生猪增多,供应增加导致生猪及猪肉价格下滑;周末因低价生猪和猪肉外调量增加,需求提升,加之养殖户压栏惜售,供需双向利好生猪和猪肉价格止跌回升。 二、华北地区猪肉价格环比微涨、同比涨幅缩窄 本周,华北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34.22元,环比微涨0.2%,同比涨82.4%。 本周华北地区猪肉价格环比微涨。受东北猪肉价格下滑影响,北京经销商采购成本降低,猪肉价格下滑。天津、河北两地养殖户出栏生猪积极性提升,供应量增多导致生猪价格下滑,而终端消费依旧疲软,屠宰企业略下调猪肉价格以提升销量。但本周价格下调幅度有限,总体看仍微高于上周均价。 三、华中地区猪肉价格环比小幅上涨、同比涨幅收窄 本周,华中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36.36元,环比涨1.9%,同比涨88.1%。 本周华中地区猪肉价格环比小幅上涨,地区间差异明显。河南养殖户出栏生猪的积极性略有提升,生猪价格略下滑,屠宰企业微小降价。北方低价猪肉流入湖北省内,导致猪肉供应略有增加,本周内当地猪肉价格微小下滑,但仍高于上周均价。湖南生猪大量外调至华南高价区,本地供应紧张导致生猪价格上涨,带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 四、华东地区猪肉价格环比微涨、同比涨幅缩窄 本周,华东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36.11元,环比涨0.7%,同比涨88.1%。 本周华东地区猪肉价格环比微涨。苏皖鲁三省养殖户出栏积极性略有提升,供应增多导致生猪、猪肉价格微跌。浙闽两地生猪存栏量继续降低,且周边生猪流入量减少,供应面收紧,生猪及猪肉价格上涨。 五、四川猪肉价格环比上涨、同比涨幅扩大;广东猪肉价格环比上涨、同比涨幅扩大 本周,四川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35.12元,环比涨3.8%,同比涨76.3%。四川省内随着院校开学,对猪肉终端需求有所回升;加之多地市暂停生猪跨市调运,销区城市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加大,上调采购生猪成本,提涨猪肉价格。 本周,广东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39.83元,环比涨3.8%,同比涨110.5%。受周边低价区生猪流入量减少影响,广东地区生猪供应不断减少,生猪、猪肉价格上涨。
-
发布时间:2019-09-1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清洗消毒等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落实,鼓励各地结合防控实际,组织开展“大清洗、大消毒&dquo;专项行动,督促指导清洗消毒措施落地见效,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巩固和扩大防控工作成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清洗消毒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清洗消毒是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净化养殖环境、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当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全国形成一定污染面,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从近期督导调研情况看,部分地方清洗消毒措施落实不规范、不到位、不彻底,埋下疫情传播的隐患,严重影响了防控工作总体成效。各地要充分认识落实清洗消毒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清洗消毒作为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措施,借鉴部分地方开展“大清洗、大消毒&dquo;专项行动的经验和做法,组织做好辖区内的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组织开展“大清洗、大消毒&dquo;专项行动。各地要结合非洲猪瘟防控实际和秋防工作安排,在10月底前组织开展一次“大清洗、大消毒&dquo;专项行动,明确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建立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程,强化工作条件保障,扎实推进清洗消毒工作。重点针对养殖场户、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病死猪丢弃和掩埋场点等,开展彻底清洗消毒,有效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时消除疫情隐患。要建立工作台账,保存清洗消毒时间、地点、对象、消毒药品和责任人员等工作记录。强化监督检查,对清洗消毒制度建立不完善、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督促指导限期整改。已组织开展集中清洗消毒工作的地方,要适时进行“回头看&dquo;,做好查缺补漏,确保清洗消毒措施落地见效。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结合年度春秋防工作安排,探索建立定期清洗消毒工作制度。 三、强化高风险场所清洗消毒措施。从近期督导和媒体反映情况看,部分地方不同程度存在随意丢弃、私自掩埋病死猪的问题,病原扩散风险很高。对此,各地要强化安排部署,加大清洗消毒力度,对曾出现生猪异常死亡的养殖场户、丢弃病死猪的场点和私自掩埋点,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中关于疫点消毒的有关要求,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猪舍、场地、交通工具、物品、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四、督促指导防疫主体落实清洗消毒措施。督促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指导生猪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贩运和承运人等防疫主体建立完善清洗消毒制度,按要求开展清洗消毒工作,重点针对养殖场区、待宰圈舍、屠宰车间、无害化处理车间、运输工具和人员等,加大清洗消毒力度。出现生猪发病或死亡的,指导养殖场户和屠宰场扩大清洗消毒范围,增加清洗消毒频次。督促无害化处理厂对病死猪运输车辆在卸载后严格消毒,防止病原扩散。完善病死猪无害化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严厉打击随意丢弃病死猪的行为,减少病原污染。 五、强化技术培训和物资储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要对各地开展清洗消毒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各地要结合防控知识培训和巡回讲座等,强化清洗消毒技术培训,指导基层动物防疫人员、行业从业人员等,根据不同对象科学选择消毒药品和方式,做好人员安全防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防疫一线,加强对清洗消毒工作的实地指导。逐级完善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配齐配足消毒药品、消毒器械和防护用品,并妥善保存。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2019年9月6日
-
发布时间:2019-09-16近日,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首次开发了猪肉中硒形态分析新方法,建立了猪肉富硒技术,发现优质硒源“硒代蛋氨酸&dquo;在猪肉中富集效率较高,对于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硒营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机体免疫低下、死亡风险增加、肌肉功能障碍等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3地区缺硒,居民平均硒摄入量44.6微克/天,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60微克/天。据介绍,硒的功能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更易被人体吸收,效率更高。猪肉是我国居民膳食中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也是硒富集的理想载体。因此,开展富硒猪肉及猪肉中硒形态研究工作,对于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硒营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研究首次开发出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检测猪肉中7种形态硒的方法,并在猪肉中鉴定到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硒脲共4种形态硒。研究发现,不同硒源在育肥猪肌肉中富集效率为:硒代蛋氨酸&g;甲基硒代半胱氨酸&g;亚硒酸钠。采用优质硒源,生产的富硒猪肉中硒含量可达54微克/100克,且80%以上为硒代蛋氨酸,可以作为改善我国居民硒营养状况的良好膳食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9-16中国农科院今天(10日)发布,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在今年4月实验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后,今年8月,疫苗研发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一株双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已完成了实验室安全评估与有效试验,突破了规模化生产技术瓶颈,近期已向农业农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评价申请,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推荐博文
- 4 非洲猪瘟影响的不仅中国,全... 980
- 5 农业农村部:明年生猪生产有... 708
- 6 非瘟扑杀补助经费及3亿规模... 728
- 7 湖北4.2亿元促生猪养殖,... 826
- 8 河南发文加快稳定生猪生产 ... 731
- 9 11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实施... 907
- 10 2019年第36周(即9月... 897
- 11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关于开... 870
- 12 中国科研团队开发猪肉中硒形... 799
- 13 中国农科院:非洲猪瘟疫苗即... 780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
园107国道旁黄金南路
邮编:430207
电话:027-84794303
手机:13886100579
传真:027-84794149
QQ: 3188277488
网址:/